close
html模版






標題

什麼是地震?


問題


什麼是地震?什麼是地震?什麼是地震?


最佳解答


認識地震 為什麼會發生地震? ■ 為什麼會有地震? 我們腳下的地面雖然感覺很穩定,實際上整個地球的表面是不斷在變動的。這種變動是因為地球的外殼上有許多的板塊,板塊如果碰在一起,就會產生推擠。板塊的推擠會造成陸地的隆起或陷落,在這些推擠的過程中,就會有地震的發生。 ■ 什麼是板塊? 地球可以簡單地分成地殼、地函及地核。另外以地球組成物質的物理性質又可以將地球分成岩石圈和軟流圈。岩石圈是指地球最外部冷而硬的物質:岩石圈之下的軟流圈則是由熱度較高的可塑體物質所組成。「板塊」指的就是岩石圈,它包含了地殼和一部分的地函。 地球的地殼有許多裂縫。這些裂縫位在深海的海床上,從裂縫裡不斷的流出熾熱的岩漿。岩漿冷卻後,就會凝固成新的地殼。 因為新的地殼不斷的產生,就會把原有的地殼向外推擠,於是地殼上的陸地與海洋會跟著底下的地殼一塊塊地移動。移動時,地殼與地殼下方的地函上層會跟著一起動,所以我們便把地殼連著底下一起動的一部分地函,稱作是一個板塊。 地球表面主要劃分成7大板塊,包括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澳板塊及南極板塊。 全球地震分布圖 世界上有3個主要的地震帶,分別為環繞太平洋邊緣的「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大陸南緣的「歐亞地震帶」;以及各大洋中的「中洋脊地震帶」。地球上95%的地震便是由板塊活動所造成,其餘的5%則是因火山活動、地下核爆、地殼塌陷、或隕石撞擊而來。 ■ 台灣的地震特別多嗎? 沒錯,台灣是地震非常多的地方,每年可能有8,000多次的地震。不過每年大約只有一次地震會造成災害。台灣的地震這麼多,是因為台灣剛好位於兩個板塊碰撞的地方。這兩個板塊是構成歐洲與亞洲的「歐亞板塊」與比較小的「菲律賓海板塊」。 事實上,就是因為這兩個板塊的碰撞,才造成台灣從海洋中隆起,成為島嶼。只要有碰撞就會造成地震。所以我們可以說:沒有地震,就沒有今天的台灣。因為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還在繼續碰撞、推擠當中,所以整個台灣還在不斷地升高,當然地震也就會常常發生。 台灣的地體構造圖 由於不同性質的板塊不斷的擠壓,累積變形能量,直到超過岩石能夠忍受的程度,便將累積的變形能量在瞬間釋放出來,發生地震。台灣及日本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因為板塊不斷在移動,不斷地累積及釋放能量,地震便周而復始不斷發生。 ■ 台灣哪裡地震最多? 因為菲律賓海板塊撞擊到歐亞板塊的地方正好是台灣的東部,所以台灣東部(宜蘭、花蓮、台東)地震最多。不過由於大部分的地震都發生在海底,所以一般造成的災害比較小。 ■ 台灣哪裡地震災害最嚴重? 台灣的西部,包括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等地,雖然地震沒有東部多,但是因為人口密集,而且地震發生的位置通常距離地表比較近,所以震動強烈,容易造成重大的災害。 台灣地震分布的立體圖 科學家把從1973到1992年發生的地震位置,根據經、緯度以及地震發生的深度,用紅點在圖上標示出來,形成這幅三度空間的立體圖。圖中左前方及右前方的兩個面分別是震源投影在東西向及南北向剖面上的位置。 認識地震(2) 什麼是斷層? 造成地震的力量來自板塊的推擠、拉扯或錯動:而地震發生的地點,則通常在已有的斷層上。 什麼是斷層呢?斷層就是岩層斷裂的地方。地表其實是由不同性質的岩石,一層層相疊而成的,這一層層的岩層如果發生斷裂,斷裂的地方就叫做斷層。 ■ 斷層是怎麼產生的? 岩層其實也是有彈性的。我們可以把岩層想像成很厚的塑膠板。我們用力折塑膠板時,塑膠板就會因為彈性而彎曲。當我們非常用力,超過塑膠板所能支撐的程度時,塑膠板的某處會先斷裂,然後其他的部分也會跟著一起斷。 岩層如果受到不同方向的力量,就會像塑膠板一樣,先扭曲變形,然後在某一處先斷裂。斷裂的一剎那,就是地震。這第一個斷裂的地方,就是地震發生的地方,叫做震源。隨後同一組其他的岩層也會連續斷裂,並且彈跳到新的位置。當整個岩層斷裂,並且都到達新位置後,整個地震的過程就結束了,而新產生的破裂面就是斷層面,穿過地表的一條線,就稱斷層線。不過斷層並不只是一條線狀的分布,它通常具有相當的寬度,我們把它稱作斷層帶。 岩層的斷裂,當然不如塑膠板折斷時的動作那麼誇張:但是在區域廣大時,對於住在地面上的人們只要有一點點震動就會影響很大。(想想看如果有一隻螞蟻正好爬在斷裂中的塑膠板上,會有什麼後果。) ■ 怎樣的斷層容易發生地震? 已有的斷層,尤其是有記錄的活動斷層是很容易再發生斷層活動而引發地震的。就像一群累犯,再度犯罪的比例是相當高的。所謂活動斷層,表示這個斷層兩邊的岩層可能正受到力量的推擠或拉扯,因此,從這裡繼續發生斷裂、引發地震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究竟哪一條斷層是活動斷層呢?通常活動斷層是指最近(在地質年代中,最近大約指一萬年左右)有過移動記錄,或者根據某些證據,科學家認為這裡很可能在未來發生移動或地震的地方。 但是除了活動斷層之外,我們還必須注意仍有其它的斷層會引發地震,這道理與社會中除了累犯,還會不斷地有新罪犯產生是一樣的。 ■ 台灣有哪些活動斷層? 根據政府負責地質調查的單位-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布的資料,台灣現在共有51條活動斷層,如下圖所示。(詳細活斷層查詢請到中央地質調查所網站) 認識地震(3) 地震會帶來什麼災害? 大地震發生時,可能會帶來許多嚴重的災害。一般可分成直接性災害與間接性災害。 ■ 直接性災害 1.地面斷裂:當斷層活動沿著斷層的兩側發生數公分到數公尺的錯動時,就會造成地面破裂、地盤拱起或陷落的情況,地表也會出現規模不一的斷裂。如果建築物的基礎正好跨越斷層帶,那就難免被撕扯,發生扭曲或斷裂,使得建築物倒塌。 霧峰光復國中操場在集集大地震後隆起的情況。 2.山崩:斷層活動時造成的激烈振動會使鄰近斷層的地區發生大量的山崩,造成災害。 集集大地震引發許多直接與間接性災害,許多山脈因此走山、山崩,左圖為九分二山的山崩景況。 3.岩層液化:地震發生時,強烈的震動會使原本吸附在岩層中的水滲出,使岩層「液化」而變得軟弱,建築物的地基因此失去支撐,容易使建築物產生下沈、傾斜或倒塌的情況。 1906年梅山地震在民雄以西至新港之間所造成的地表大量噴眇,即為岩層液化所形成的一種現象。 容易發生液化的地點通常出現在離震央數公里至數十公里範圍內: (1) 河灘及海灘地 (2) 離河岸不遠的砂質沖積層基地 (3) 砂質的舊河道堆積地 (4) 位在湖邊或其他水邊的填士新生地。 4.地陷:發生地陷會損壞一個都會區的溝渠、地下水道、河流兩岸的堤防等,甚至導致海水倒灌,對都會區造成致命的影響。 5.海嘯:如果斷層造成海底的地形變化,則會攪動海水而形成較長的波浪,並向四周傳布。地震在大洋所引起的起伏波浪,通常高達數公尺甚至更高,當波浪傳到海岸時,因海水變淺而使波浪變得更高,此即為海嘯。 1958年於阿拉斯加所發生的地震,山崩引發大量的沙石、泥土灌入海灣而掀起6O公尺高的巨浪。根據記載,1867年於基隆外海發生的地震曾經引發海嘯,造成數百人死亡。 ■ 間接性災害 1.火災:地震時劇烈的地動將會直接破壞如水管、瓦斯管及電線等,外洩的瓦斯若碰上電線走火或其它燃燒的火苗便會引起火災。此時由於大部分的水管已被震裂而斷水,在無法搶救的情形下便會形成不可收拾的大火。 1923年日本的關東大地震,引起的大火在強風助勢之下,造成了超過14萬人喪生。 2.水壩破壞:地震時水壩可能因為水庫中大量水體的劇烈震動、強烈的地表震動或山崩而被破壞,所引發的 洪水可能對水庫下游居民帶來比地震本身更巨大的傷害。 3.建築物傾毀:如房屋倒塌、橋粱斷裂、道路坍方等災害導致人員與財物損失。 集集大地震中,連接南投縣名間和竹山的名竹大橋因斷層位移而塌裂。 認識地震(4) 地震名詞知多少? 以中央氣象局所發布921大地震的「地震報告」為例,讓我們先來認識描述地震常用的各種名詞。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第043號有感地震報告 發震時間:88年 9月21日 1時47分12.6秒 震央位置:北緯 23.85 ° 東經120.78 ° 震源深度: 1.0 公里 規模:7.3 相對位置:日月潭 西南方 6.5 公里 各 地 震 度級(最大地動加速度gal、方向) 南投地區最大震度 6級台中地區最大震度 6級嘉義地區最大震度 5級 日月潭 6 ( 163,)台中市 6嘉義市 5 ( 164,) 名間 6 ( 163,) 新竹地區最大震度 5級台南地區最大震度 5級宜蘭地區最大震度 5級 竹北 5 (93,)永康 5 (87,EW)宜蘭市 5 (81,) 東山 4 (53,) 台東地區最大震度 4級屏東地區最大震度 4級澎湖地區最大震度 4級 蘭嶼 4 ( 369,NS)九如 4 (38,)馬公 4 (36,) 成功 4 (48,)小琉球 4 (32,) 台東市 4 (25,)枋寮 3 (23,EW) 大武 3 (10,NS)恆春 3 (22,) 墾丁 3 (14,) 高雄地區最大震度 4級台北地區最大震度 4級花蓮地區最大震度 3級 高雄市 4 (32,)台北市 4花蓮市 3 (24,) 苗栗地區最大震度 3級 三義 3 (19,NS) 地震地球內部某一部位突然發生斷裂之瞬間,放出長期累積的能量,因而產生彈性波向各方傳播,引起地面震動的現象。 地震波地震發生時,在地球內部及地表傳播的波動。 震源地震發生斷裂位置的小區域,通常埋在地下不易觀測,常設定為一個「點」的位置。地震波由此點開始向外傳播。 震央震源正上方的地表位置,也就是震源垂直往上與地球表面相交的點。 規模地震本身的強度依其所釋放的能量來決定,規模越大且發生在人口稠密地區,導致的災害越大。目前通用的芮氏規模若大於4.5,可能有局部輕微的災害:若大於 7,必造成大災害。芮氏規模6的能量約相當於一個廣島原子彈的能重。規模7的能量則相對增加30倍。目前尚未有規模大於9的地震。 震度通常我們感覺到的震動大小,除了與地震本身的強度有關,也和震源距離有關。中央氣象局將震度分為0級的無感地震及l到7級的有感地震,如下表所示。可以用來表示地震時各地的人所感受到的震動程度或物體遭受破壞的程度。不過震度的偵測不是用上述主觀標準認定的,而是根據地震儀所測到加速度值來劃分。 一般人常將規模與震度混淆,其實所謂的規模是指地震的大小,即即震源所釋放出的能量。而震度則表示地面搖晃的程度,通常距離震源越遠,震度越小。 中央氣象局震度分級表 第零級無感地震,只有儀器能觀測得到,人體無感覺。 第一級微震人靜止時或對地震敏感者可以感受得到。 第二級輕震門窗輕搖,一般人均能感受得到。 第三級弱震房屋搖動,門窗格格作響,懸物搖擺,盛水動蕩。 第四級中震房屋搖動甚烈,不穩物傾倒,盛水達容器八分滿者濺出。 第五級強震牆壁龜裂,煙囪牌坊傾倒。 第六級烈震房屋受損、門窗扭曲變形,開車困難,出現噴沙噴泥現象。 第七級劇震房屋倒塌、道路崩壞、橋梁斷落、山崩地裂、地層陷落,同時容易引起火災等二次災害。


其他答案


參考下面的網址看看http://phi008780508.pixnet.net/blog板塊與板塊碰撞,所以地震嚕!!其實無時無刻都在地震,因為板塊隨實都在碰撞,只是我們沒有感覺,所以又分為有感地震和無感地震哦!!參考資料:上課學的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0613000011KK11718

FEA65ECC158C2287
arrow
arrow

    f55bn95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